「无论世界变怎样怎样,至少还有你,让我怎样怎样。」
有人对自己说这样一句话,自然感觉良好,自我地位彷佛距云端靠近了一点点,说这句话的人呢?情况可能要复杂一些。甚么处境甚么心景才会用上「至少」两个字?
假如2012真的是世界末日,在余下一年多的日子里,即使一切都变得没有意义,都可以放得下,至少还有你,会倒数着有一天爱一天。即使缠绵病榻,失去了健康,至少还有你,还有你照顾。即使一事无成,失去一份优差,至少还有你,还有你的爱情。即使受够了闲气,失去了尊严,至少还有你,还有你的耳朵可供发泄。即使在一个闷出鸟来的场合,失去了兴致,至少还有你,还有你的简讯取乐。
由末日到平日,总是在已有所失若有所失的关头,才会说,至少还有谁,不如意的时候,才开始去鉴定至少还有谁。所以说,宣布至少还有谁的人,在感动别人与安慰自己之余,其实是抱着悲喜交集的心情而不自知吧。喜从何来,喜从悲的对比而来,从失去一些,又发现还有一些,这发现,考究下去,也有分等级。比较低等的,是在失去安全感之际,伸手狂抓,抓狂下终于抓着一个人,确定其终极倚靠的地位。高级的,是在输得差不多干净时,发现所失去的原来都无关痛痒,那个人,才是生活以至生命中最重要的,最想要的。
是哪个等级的发现也好,早总比迟好,迟了,说不定那个人只觉得是在千般比较下,给放在一个天秤上,身价才得以炒起来。我不知道,有人对自己说至少还有你的时候,是对方苦难缠身时觉得受落,还是样样不缺时更加感动。在戏剧的世界里,为戏剧性需要,总以患难突显出来的真情才够真够感人,回到现实生活,倒宁愿那个人早点学会人生的减法,盘点自己的资产,哪一件是丢掉不起亏损不起的。那么,听到的就不会是至少,像跑了一只猫,至少还有一只狗,没有咖啡至少还有茶,像永恒后备似的。
这样想,可能刁钻得自寻烦恼不知足。有人想讲这句话,恐怕还找不到对象,想做后备,还轮不上。那也不要紧,把这五个字看仔细,“你”不定是个人,既然时代杂志也曾选上电脑为年度人物,普天下无人可以“至少”一下的,至少也有物可倚。而电脑很可能是最多人对它说至少还有你的恩物,无论生活如何单调,无论心情如何不济,至少还有一部电脑,可以给全世界包围,也拥抱着全世界,甚至,乐得生活在电脑中。
听说过一些人为单身生活添点人气而养猫弄狗,直至听到有人说跟他的狗每晚倾诉心事,觉得很快乐的时候,禁不住一身鸡皮疙瘩,觉得被网在电脑中还比较靠谱。不过,甚么叫幸福?幸福就是可以选择吧,一时间没有人,至少还有电脑也好,宠物也好,至少还可以选择就好。每个人心中不一定都有个断背山,却必然想得出一个至少的对象,不是人就是物,至少有个靠山。